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同市建设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工作方案》的政策解读
一、背景依据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大同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重大战略,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24〕2号)有关部署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京津冀旅游康养首选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目标,把大同建设成为全省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充分向国内外游客展示大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和全新的城市风貌,叫响“文化古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品牌,抢抓文旅消费新赛道新机遇,促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制定了本工作方案。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突出文化铸魂、科技赋能,以做强“文化游”为主要方向,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加大文旅领域投融资力度,持续加快完善文旅基础设施,丰富文旅消费业态,积极推动文旅品牌、产品、业态、配套、服务等全面提质增效。
到2024年底,实现县域A级旅游景区破零,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3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1246公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全面建成,全市可供游客使用的床位总数达到11.9万张,过夜游客占比达到30%,人均旅游花费达到900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
到2026年底,5A级旅游景区总数突破2家,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40家,全市可供游客使用的床位总数达到12.8万张,过夜游客占比达到35%,人均旅游花费达到1000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4%,大同文旅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实现大幅提升。
到2028年底,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突破50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突破15家,全市可供游客使用的床位总数达到13.3万张,过夜游客占比达到40%,人均旅游花费达到1100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核心吸引物体系成熟完善,成为京津冀蒙游客入晋旅游的“晋北门户”,文旅交流合作的“山西窗口”,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初步建成,旅游业成为大同的支柱产业。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建设高等级景区体系。对标国内外同类型头部景区,打造云冈石窟、北岳恒山、大同古城、大同长城、平型关大捷纪念地等重点景区。
(二)完善文旅产业空间布局,构建文旅发展新优势。着力增强文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强化文旅康养示范区、文旅消费集聚区、乡村旅游集群、影视文化产业建设,打造精品演艺产品。
(三)推进文旅数字化转型,形成产业升级新动能。一是全方位建设文旅数字新场景,推进全息互动投影、环(球)幕、VR/AR/MR等扩展现实、人机交互技术的创新运用,加快培育数字化旅游体验新场景。鼓励支持在线旅游、直播云游、智慧文博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积极培育数字文旅企业,推出一批沉浸式体验的云上旅游品牌。二是全数据赋能建立文旅服务新模式。加强数据汇聚和治理,切实推动文旅工作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以“智慧城市”系统文旅模块建设为切入点,联动协同政府、企业、社会等涉旅信息系统业务,汇聚多源异构数据,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实时监测、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信息多维分发,搭建文旅现代治理和服务中枢,进一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便捷化水平。
(四)优化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主客共享新服务。着力优化文博场馆服务,提升旅游景区(点)交通服务保障,构建城市“15分钟旅游圈”,提升导游讲解服务能力,拓展城市交通服务,营造更加安全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推动文旅服务提质增效。
(五)加强宣传和对外交流,塑造文旅品牌新形象。坚持“立足大同,融入京津冀,走向国际化”的工作导向,以全面叫响“文化古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文旅品牌为引领,以增强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为重点,塑造文旅品牌形象,对标国际一流,积极办好节庆活动;承接大型会议赛事,持续扩大城市影响;强化国际文旅推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文旅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国际游客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同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
四、保障措施
通过加强组织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资金保障、加大人才保障,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完善公平有序、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构建以旅游运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新业态紧缺人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
解读单位: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0352-7789339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